相较于国外而言,中国金融业起步较晚,经过对国外的借鉴和十几年的改革,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,尤其是近几年,市场上金融产品种类繁多,层出不穷。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居于核心的地位,影响面广,对金融业实施有力和有效的监管意义重大。
目前,全世界现有的金融模式几乎都是仿照英美而来,包括期货股票,在国外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。以前市场上热门的投资行为是炒楼炒股,被炒的商品价格上涨。现在很多热钱被金融吸引了,钱财被用来做金融投资,因此,基金、期货、理财、担保、私募、股权等形式繁多的金融机构迅速填满市场。被金融吸引的好处在于可以让资金沉淀下来,使金融市场化。但现在国内的金融市场却存在一定问题,金融是一个看似门槛较低的行业,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鱼龙混杂的局面。
从市场角度看,现在市场上虽然金融产品种类繁多,但并非全部是出自正规化的机构,一些投机行为衍生而出,并且这样的行为不在少数。从消费者层面看,我国中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增长趋势,基于此,消费者对理财的需求增加。但由于消费者的认知速度跟不上金融发展的速度,在选择金融产品时缺乏理性和辨别能力,盲目地选择造成钱财的损失。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一是会使消费者对金融失去信心,二是会造成行业秩序的混乱,阻碍金融业发展的脚步。国外金融的规则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,全部照搬过来不适合我们的国情和社会。我们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管理规则,但是相对比较粗,这些管理规则的细化速度跟不上金融产品发展的速度。
金融业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,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,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模式严重损害了一批人的经济利益。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信任才是维护市场平衡的根本,不健康的金融体制很难支持经济发展,金融的监管体系需要变得更为细化和健全。为此建议:
1. 相关职能部门与民间机构合作。组织一些民间的比较专业的公司,来跟职能部门合作,执行对金融环境的监管。金融领域存在很多专业的机构和人才,他们或者从事金融行业时间长久,在业界有一定的口碑;或者是专业知识非常丰富,能够给予相关理论指导。这些单位或个人成立调查小组或调查机构,相关职能部门给予政策和执行力度支持。民间机构更加方便深入到市场进行调查,能够轻松摸到行业情况,以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搭配职能部门的权威性,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,减少误查、误封的可能性,即使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不规范的行为,也能第一时间追责补救,将损失降到最低。
2. 官民合作净化行业风气,推动行业发展。香港有很多官方调查机构,但实际调查机构本身是民营的,这些民营机构接受职能部门的指派去行使一部分职能部门的职能。这其中有很多好处,既可以减少行业当中的不规范行为,又能高效地为消费者普及金融常识。由职能部门组织或者民营机构自发成立调查小组,小组为公益性质,无盈利方向,调查小组本身的风气有约束保障,以推动行业发展为主要任务,提高金融从业门槛,减少鱼龙混杂现象。除了在行业内净化风气,树立金融权威还要为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。单纯的金融企业组织建立金融知识传播培训工作,缺乏一定的说服力,难以让消费者积极参与。而由职能部门授权发起,官方的通告会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,调动参与的积极性。
(作者为民建会员,大连米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,大连市投资业协会副会长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