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时间银行”养老方案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养老项目。申请者在年轻时抽出时间照顾老人,其服务时数存入社会保险系统的个人账户内,当申请者年老或患病,需要照顾时,提取相应时间,享受其他申请者的照顾。这一模式为创新解决我市居民养老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。建议:
1.建立互助养老积分制度。由民政部门牵头负责,参考无偿献血机制,建立互助养老积分卡,对照料、陪伴等助老行为进行确认,并做好积分登记。开发建立数据统计平台和积分兑换平台,实现一人一账户,本人账户积分可在兑换平台上使用,用于解决本人或亲属的养老问题,也可义务奉献,推动形成奉献与回馈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。
2.规范养老服务活动流程标准。制定出台我市养老服务活动流程标准,在政府部门加大对互助养老行为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,委托第三方机构,做好服务对象跟踪反馈,确保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需求。操作中,可采取活动前申报,活动中记录并抽查,活动后服务对象评价等多种方式,提高服务质量,确保积分真实准确。
3.支持为老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发展。民政等部门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、简化登记流程、规范评级标准、加大扶持力度等方式,支持助老、敬老、爱老等为老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发展,把分散的爱心组织凝聚起来,实现广泛参与,互帮互助。
4.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对接平台。要依托民政部门、街道、社区,为有资质、有热情的服务组织提供服务信息,逐步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,搭建互助型养老各方面之间的对接沟通平台,实现精准对接,解决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有劲无处用,有爱心无处献的问题。
5.逐步将互助型积分养老模式拓展为互助型慈善模式。互助型积分养老模式试点成熟后,可向慈善工作各个领域拓展,针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,如养老院,孤寡老人,残疾人,社会救助等全面开展,可以与现行的志愿者、义工等工作综合开展,设立大连慈善积分,逐步纳入信用体系,在全市形成崇尚慈善、互帮互助、全员参与、全员受益的社会风尚和良好导向。
(作者为沙河口区政协委员、九三学社社员、武汉星凯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总监)